“经我们调处的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立案后两天内就得到了圆满解决。”3月24日,建始县人民法院涉企法庭一名法官告诉记者。
连日来,建始县人民法院涉企法庭快速调解了一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获得社会一致好评。
涉企法庭,全称为涉企案件专业法庭,是建始县人民法院以业州人民法庭为基础,于2022年4月挂牌成立的恩施州首个涉企案件专业法庭,对涉企买卖合同、建设工程、劳动争议、金融借贷、交通事故、物业服务等案件进行集中审理、专业化审判。
建始县人民法院涉企法庭立足审判职能,积极构建“制度创新、靶向化解、主动服务”三合一工作格局,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自涉企法庭成立以来,累计收案2800余件,调撤率达68%,最快调解案件仅用时1天结案;累计走访企业70余次乐虎官网平台,,开展法律讲堂15次,为企业排查合同风险点30多个。
建始县人民法院院长张钘(中)带领涉企案件专业法庭法官,到业州镇七里坪社区一电子厂,走访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建始县人民法院涉企法庭负责人告诉记者,涉企法庭的诞生,旨在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把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融入人民法院执法办案全过程,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精细化、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高效率的优质司法服务和法律保障,着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涉企法庭法官在走访中发现,银行风险岗和物业公司负责人面临相同苦恼:“借款或物业费逾期后,催收时常常联系不上人;如果起诉到法院,又要经历较长诉讼周期。”类似案件批量涌入法院,法院人少案多的压力加大。
“把化解金融、物业纠纷纳入社会治理体系中,抓前端、治未病,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始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钘提出破题思路。
顺着这样的思路,涉企案件专业法庭围绕矛盾纠纷预防,探索源头治理方案,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诉前调解先行。该院积极整合、引入各类非诉解纷资源力量,会同金融机构、住建部门、社区调解委员会,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做深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在一起涉及1700余名业主的物业费纠纷中,建始县人民法院利用该机制,组织各方共同参与,实现诉前一次性化解。同时,充分发挥司法裁判指引、示范、教育功能,及时向监管部门、头部企业等发送司法建议,促进风险从“事后补漏”转向“事前预防”。自建议发出以来,金融借贷案件同比下降20%,物业费纠纷案同比下降42%。
诉中避免程序空转,建立预查废机制。在审理金融机构的涉案标的较小、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案件中,发现债务人有其他案件被执行且因“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法院可依据债务人的财产状况和金融机构的申请,直接出具预查废证明,金融机构以该证明作为核销债权的依据,节约司法资源的同时也减轻了金融机构的诉累。
针对物业费纠纷实行批案共调乐虎官网平台,。该院前期召开物业公司和业主座谈会,邀请住建部门和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充分听取双方意见,释法明理,通过调解一案治理一片,一揽子实现批案精准治理。
涉企案件除金融借贷和物业费纠纷外,还有大量保险理赔、买卖合同、建设工程等商事案件,涉及金额较大,主体之间关系复杂,在调解中为当事人剖析问题、理清账目,往往能更高效精准地化解纠纷。
2024年8月,涉企案件专业法庭抽调法官到城区商业中心,挂牌成立了商事共享法庭。商事共享法庭与涉企案件专业法庭属一个部门两块牌子。把商事纠纷化解阵地由机关迁进商圈,旨在为纠纷化解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我们做生意难免遇到拖欠款项的情况,以前都要上法院走诉讼程序,但打官司成本高、时间长,又怕生意受影响。现在通过商事共享法庭,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调解成功,省时省力,还不伤生意伙伴感情。”某企业负责人周先生说。
2020年,周先生经营的门窗公司承接了某商住楼外窗安装工作,工程总价款168万元,建设公司支付了部分款项,所欠款项一直未付。
商事调解员得知后,迅速组织两家企业面对面沟通,并联系法院工作人员指导诉调衔接,引导双方当事人通过“调解+司法确认”的形式达成和解。
有了法院的强制力,双方终于打消彼此的担忧和顾虑。原以为至少要打半年官司的买卖合同纠纷,通过诉前调解,在一周内就得到解决。
与诉前调解一样,商事共享法庭立足审判质效,加强诉中调解,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在一起案涉标的达3000多万元的合同纠纷中,因案涉金额大,原告申请了财产保全。庭审中,双方分歧大。考虑到该案纠纷系办学政策调整引发,开庭后,承办法官多次组织双方背对背调解,甚至在判决前夕再次组织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并在调解后半个月内自动履行完毕,实质性化解了矛盾纠纷。
2022年以来,涉企法庭注重规范审判行为,加强日常审限管理,以庭务会议定期通报的形式,推动审判质效提升。坚持“调解优先、诉讼兜底”,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类案并审,将纠纷处置在前端、化解在一线。对调解无果转向判决的案件,认真落实判后答疑、判后回访机制,有针对性地将裁判文书中晦涩难懂的法言法语,变成群众易懂的法律知识,通过面对面或者电话、视频等方式,对案件裁判给予说明或解释,这对当事人息诉服判以及涉诉信访源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进企走访,是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涉企法庭干警实地走访多家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仔细征求意见建议,听取司法需求,就企业关心的涉法问题把脉支招,开出法治良方。
“法官主动深入企业,帮我们梳理排查风险隐患,增强了企业依法经营的能力。”某小微企业经营者说。
在审理某电子厂因用工不规范引发批量劳动争议案时,法官通过庭审释法明理,庭后实地走访,交流相关法律问题,现在基本没有劳动争议案件。
“通过此次旁听庭审,受益良多,作为企业,应当诚信合法经营。”“今天坐在法庭旁听席,我很激动。以前总担心遇到矛盾纠纷会吃亏,这次旁听庭审,我心中有数了。”2024年5月,涉企案件专业法庭邀请金融机构代表和其他企业代表参加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庭审后,企业代表纷纷感慨。
庭审结束后,涉企法庭负责人围绕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卡业务纠纷、贷款纠纷及具体操作中的法律风险隐患等进行了交流,对大家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解答。
涉企法庭还组织各企业代表座谈,通过发放宪法、劳动者权益保护等宣传册,结合企业安全生产、企业经营风险点、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引导企业自觉学习法律。
涉企法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延伸审判职能,常态化开展旁听庭审、举办法律讲堂、走访企业等活动,为辖区企业良好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张钘表示,建始县人民法院将始终聚焦企业法治需求,打出高效解纷、善意执行、精准服务等法治护航企业发展的“组合拳”,在公正高效的前提下,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